永續議題
公司治理組織
依據本公司訂定之「公司治理實務守則」第20條規定,董事會應指導公司策略、監督管理階層、對公司及股東負責,其公司治理制度之各項作業與安排,應確保董事會依照法令、公司章程之規定或股東會決議行使職權。
公司治理架構
依上市上櫃公司誠信經營守則第 17 條規定,上市櫃公司為建全誠信經營之管理,應設置隸屬於董事會之專責機構,本公司於董事會下設置「誠信經營委員會」,每年向董事會報告運作及執行情形。
本公司誠信經營政策
本於廉潔、透明及負責之經營理念,制定以誠信為基礎之政策,並建立良好之公司治理與風險控管機制,以創造永續發展之經營環境。
本公司「誠信經營委員會」由曾文良協理擔任召集人,依據各單位職掌及範疇,協助董事會及管理階層制定及監督執行誠信經營政策與防範不誠信行為方案,確保誠信經營政策之落實。
相關辦法連結:誠信經營守則、誠信經營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
運作及執行情形
- 本公司網站及公開資訊觀測站揭露「誠信經營守則」及「誠信經營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供利害關係人參考。
- 本公司「誠信經營委員會」於 113 年 11 月 07 日董事會,報告內容如下:
一、 協助將誠信與道德價值融入公司經營策略,並配合法令制度訂定確保誠信經營之相關防弊措施。
二、定期分析及評估營業範圍內不誠信行為風險,並據以訂定防範不誠信行為方案,及於各方案內訂定工作業務相關標準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
三、規劃內部組織、編制與職掌,對營業範圍內較高不誠信行為風險之營業活動,安置相互監督制衡機制。
四、誠信政策宣導訓練之推動及協調。
五、規劃檢舉制度,確保執行之有效性。
六、協助董事會及管理階層查核及評估落實誠信經營所建立之防範措施是否有效運作,並定期就相關業務流程進行評估遵循情形,作成報告。
七、製作及妥善保存誠信經營政策及其遵循聲明、落實承諾暨執行情形等相關文件化資訊。
- 本公司對新進員工於任職當日明確傳達員工應有權利與義務,培養員工對誠信理念的認同感,進而強化員工自律之行為。已舉辦與誠信經營議題相關之內、外部教育訓練(包含誠信經營法規遵行、會計制度、內部控制等相關課程)計 97 人次,合計 112 小時。
- 113 年 10 月於公司內部電腦開機畫面對公司全體員工宣導誠信經營守則等相關規範、專責單位及聯絡窗口。
- 公司提供「遵守誠信經營政策聲明書」給各位董事作為行為指南,聲明書內容包括誠信經營政策之遵循及不從事內線交易及任何違反公司法及證交法之行為,本公司七位董事均已完成聲明書簽署,簽署率為100%。
- 定期於公司內部電子公佈欄公告反職場霸凌及申訴管道資訊宣導,公司訂有明確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並於公司網站上設有「檢舉信箱」。
- 為落實誠信經營,本公司已建立有效之會計制度及內部控制制度,並隨時檢討,俾確保該制度之設計及執行持續有效。
八、公司於113年舉辦新進員工及在職員工的誠信通識訓練,其中:
- 新進員工部份,新人93人均接受誠信教育訓練課程,誠信教育訓練時數為93小時。
- 在職員工部份,誠信教育訓練參與人數522人,誠信教育訓練時數為522小時。
- 全年合計參與誠信教育訓練人數615人,誠信教育訓練總時數為615小時。
本公司內部人交易公司股票之規範及其執行情形
1. 113年 10 月於公司內部電腦開機畫面對公司全體員工宣導內線交易,宣導內容包含法令規範、公司內部規範及實例說明。
2. 本公司於「公司治理實務守則」第十條規定:
●本公司內部人於獲悉公司財務報告或相關業績內容之日起之股票交易控管措施,包括(但不限於)董事不得於年度財務報告公告前三十日,和每季財務報告公告前十五日之封閉期間交易其股票。
●本公司於「內部重大資訊處理及內部人資料申報作業程序」第六條規定:
●本公司之董事、經理人及受僱人不得向知悉本公司內部重大資訊之人探詢或蒐集與個人職務不相關之公司未公開內部重大資訊,對於非因執行業務得知本公司未公開之內部重大資訊亦不得向其他人洩露。
●本公司禁止內部人(包括董事、經理人及受僱人等)利用市場上未公開資訊買賣有價證券。
相關辦法連結:內部重大資訊處理及內部人資料申報作業程序、公司治理實務守則。
落實該規範之具體情形
本公司董事會於 111 年 8 月 4 日董事會通過修訂「內部重大資訊處理及內部人資料申報作業程序」,明確規範:為維護股東權益,落實股東平等對待,本公司內部人於獲悉公司財務報告或相關業績內容之日起之股票交易控管措施如下:董事不得於年度財務報告公告前三十日,和每季財務報告公告前十五日之封閉期間交易其股票。公司並於財務報告公告日前 30 日/15 日前通知董事。
風險管理組織架構與執掌
(一) 董事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最高責任單位為董事會,核定風險管理政策與相關規範,監督風險管理機制有效運作、並分配適當的資源。
(二) 審計委員會
審計委員會負責監督及確保風險管理之執行,每年至少一次向董事會報告整體風險管理結果。
(三) 風險管理小組
由各權責單位主管擔任風險管理成員,負責風險辨識、衡量與控制之規劃,確保各單位確實落實風險管理制度,督促與監控各營運單位風險控制之執行情形,並回報公司治理主管。
(四) 公司治理主管
規劃、主導及督促各營運單位之風險辨識、衡量、控制及監控,並適時提出改善建議。
監督各權責單位風險控制之執行情形,並依各單位之回覆資料,彙整集團風險矩陣,以及當年度執行情形、次年度風險管理計劃,每年至少一次向審計委員會報告。
風險管理組織
風險管理之執行情形
為強化公司治理建立有效風險管理機制,以達穩健經營與永續發展,本公司於民國113年08月決議通過「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以董事會為風險管理機制最高決策單位,負責核定整體之風險管理政策及重大決策,以穩健經營及永續發展為目標,風險管理流程包含風險辨識、風險衡量、風險控制、風險監控與風險揭露,以管理並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衝擊。風險管理範疇含策略性風險、營運風險、財務風險、危害風險、法遵風險、資安風險及其他風險等七項風險類別。
本公司風險管理政策係依照公司整體營運方針來定義各類風險,建立及早辨識、準確衡量、有效監督及嚴格控管之風險管理機制,在可承受之風險範圍內,預防可能的損失,依據內外環境變化,持續調整改善最佳風險管理實務,以保護員工、股東、合作夥伴與顧客的利益,增加公司價值,並達成公司資源配置之最佳化原則。
民國113年度風險管理執行情形,已提報民國113年11月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
風險管理策略
風險類別 | 風險說明 | 風險管理策略 | 管理目標或指標 | 負責部門 |
永續環境 | 廠內採購再生物料比例過低 | 1.評估及驗證使用回收材料(例 板材塑料回收再利用) 2.在符合品質要求下,採購再生物料並降低成本 |
BOM材料成本控制比率 | 採購管理總處 |
廠內再生能源使用率過低 | 1.遵循法規增加企業聲譽 2.本公司範疇一及範疇二溫室氣體排碳量尚未達2.5萬噸,不屬於主管機關排碳大戶之標準,尚未有被課徵碳稅之立即風險,加以用電量不大,購買綠電來源取得不易,未來將視綠電市場供需狀況及主管機關碳稅課徵門檻調降狀況規劃再生能源使用 |
關注碳稅法規變化,採取因應措施 | 營運管理中心 | |
廠內能源密集度無法降低 | 1.增設節能設施 2.落實產銷計畫與成本管控 3.實行訂價策略降低財務衝擊 4.降低製程單位能源耗用量 |
節電量:與前一年比較每單位產出用電密集度減少2% | 營運管理中心 | |
廠內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無法降低 | 1.在地採購與主要銷售地生產,減少運輸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2.汰換並更新生產設備,減少能源損耗。 3.推動低碳自動化生產,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 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與前一年比較每單位產出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減少2% | 營運管理中心 | |
廠內用水密集度無法降低 | 1.增加回收的次級用水量,降低對原水的依賴。 2評估減緩短期與長期水資源風險之計畫。 3.各廠址持續節約用水,鼓勵員工節約用水。 4.持續進行節水宣導。 5.定期檢查廠區原水與廢水管線,避免水資源洩露造成浪費 |
與前一年比較每百萬每單位產出用水密集度減少1%) | 營運管理中心 | |
產品本身使用能耗過高 | 1.開發省電低能耗產品,提升產品價值 2.開發「延長LED產品壽命」技術方案 |
1.LED能耗規格(lm/W), 逐年提升5%. 2.每年導入一項提升LED壽命方案. |
總經理室 | |
廠內廢棄物密集度無法降低 | 1.落實資源回收再利用強化廢棄物管理,提高資源回收比例。 2.設計減積且減材產品,減少廢棄物產生。 3.優先採用再生材料,以達廢棄物減量並落實循環利用。 4.委託合法廠商清理廢棄物。 |
廢棄物減量目標:與前一年比較每單位產出廢棄物密集度減少1% | 營運管理中心 | |
缺水、缺電 | 1.評估增設緊急備用發電設備或儲能設施 2建立完善水情監控機制與緊急應變程序,並定期演練。 3.增設儲水設施落實節水管理,建立備用水池,於缺水時進行水車載運廠區用水,以維持廠區營運。 4.因應乾旱缺水風險,透過節水及備妥水車並於各廠設置3日用量的備用水池。 |
簽定水車載運契約,確保旱季可進行水源調配 | 營運管理中心 | |
颱風、洪災等天然災害 | 1.擬定風險管理與因應措施 2.落實緊急準備及應變規劃 3.鑑別氣候相關風險,以保險轉嫁風險,在投保商業火險附加颱風洪水險,保障範圍包含建築物、營業裝修、營業生財、機器設備、貨物等,免於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衍生的危害來降低營運損害。 4.評估廠區水災與旱災風險,研擬及執行風險減緩措施,避免廠區中斷或影響工作安全。 |
旱季時進行水車運水演練 | 營運管理中心 | |
違反環保法規 | 1.設置專責人員對廢水與廢氣設施的運行與維護。 2.環保業務人員與人資主管,定期向崗位負責同仁進行環保教育訓練及節能技術知識宣導 |
每年主管機關通知缺失改善件數1件以下 | 營運管理中心 | |
員工 | 發生職災 | 對職業危害崗位員工進行職業危害因素告知,以瞭解相應崗位危害因素及防範措施,並進行相關之職災預防教育訓練。 | 每年重大職災1件以下,無死亡職災。 | 營運管理中心 |
發生消防事件 | 1.確保火警警報系統及自動滅火系統正常運作。廠內配備消防衣、各級防化服及應急推車等確保運作順暢。 2.設立工安監控中心,整合產線及廠區工安區域監測。 3.廠房建置消防系統,以防範應急救災,並落實現場 5S 工作,每年定期進行消防演練 |
1.每年進行消防安全檢查並完成無缺失申報 2.每月進行各項消防設備檢點 |
營運管理中心 | |
發生職場罷凌、性騷擾等侵害人權事件 | 1.依勞基法相關規定訂定[工作規則],依性別工作平等法及性騷擾防治法相關規定訂定[性騷擾防制措施、申訴及管理規範],以維護員工權益及免於騷擾的工作環境。 2.落實人權政策於內部程序,杜絕不法歧視以合理確保工作機會均等。 3.禁用童工及禁止強迫勞動。 |
1.每年職場罷凌、性騷擾發生案件為0 2.新進員工人全訓練&每年度複訓 |
總管理處 | |
員工離職率過高,面臨缺工及過勞工作 | 1.採行多元招募管道,除有人資招募人員進行人力招募,另透過員工推薦機制及外部人才媒合公司進行人力增補。 2.公司依據市場行情、公司獲利情況、員工學經歷及工作職務內容,核予員工薪酬。 3.公司章程明訂,公司年度如有獲利,提撥員工酬勞不低於5%,根據個人績效考核成績適當分配酬勞獎金,以達激勵員工之效。 4.透過員工離職面談及實施員工調查,針對員工提出形成離職推力的因素提出改善措施,以提高人才留任率。 |
1.職缺招募時間2個月 2.新進人員一年內離職率40% |
總管理處 | |
員工培訓不足 | 1.提供新進員工新人教育訓練,協助新人盡快認識工作環境與相關規章制度。 2.制訂執照管理系統與相關辦法,同仁須完成相關訓練並通過認證考試,才能獨立操作生產機台。 3.依員工教育訓練管理辦法,舉辦工程、品管等各式專業訓練,以確保員工執行業務之專業能力。 4.依主管階層別(基層、中階、高階),辦理主管管理能力訓練,以輔助並強化其管理組織能力。 5.舉辦工作能力、技巧提升強化之課程,以培育同仁增進工作效能與自我工作管理能力。 6.同仁可依需求提出外派訓練申請,以了解市場趨勢和最新的知識與技術,提升工作能力。 |
年度訓練計畫執行率90%以上 | 總管理處 | |
公司治理/ 營運績效 |
員工違反誠信 | 1.評估往來對象之誠信紀錄,並於簽訂之契約中明訂廉潔承諾之規定。 2.設置隸屬董事會之推動企業誠信經營專責單位[誠信經營委員會],落時誠信經營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的修訂、執行、解釋、諮詢服務等相關作業及監督執行,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情形。 3.建立有效的會計制度及內部控制制度,依法令變動及實務需求檢討修訂,並由內部稽核人員定期查核 4.定期舉辦誠信經營之內外部教育訓練及宣導,新進員工於到職當日明確傳達相關理念及規定。 |
1.每年職場罷凌、性騷擾發生案件為0 2.新進員工人全訓練&每年度複訓 |
總管理處 |
營收下滑 | 1.強化品質監控系統,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加強客戶服務. 2.深耕價值型客戶,慎選切入時機,尋求較高投資報酬。 3.垂直整合技術與製造能力,提供客戶全方位服務。 |
1.客訴件數減少 2.供應鏈價格議價 3.提高產品規格和品質 |
產品行銷中心 | |
創新投入資源不足 | 1. 資源優化配置 優先順序:釐清哪些創新項目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這些項目上)、成本控制(嚴格控制創新項目的成本,例如,透過合作創新: 與策略夥伴及學術界合作等方式,降低研發成本)、資源共享(鼓勵部門間的資源共享,避免資源浪費) 2. 合作創新、政府支持 與學術界、客戶、供應商等策略夥伴合作、及政府支持,共同開發新產品或服務。 |
1. (1)開發專案開案成功率 (2)開發專案營收貢獻. 2. (1)政府補助計劃 及 (2)策略客戶POC(Proof of Concept)開發專案. |
總經理室 | |
供應鏈韌性不足 | 1.定期與供應商交流,確保聯繫管道與平台暢通。專人管理掌握各項進出口法規及政策變化,作為因應。 2.強化關鍵性物料供應商管理,定期評核及稽核,未達標準供應商則以輔導其改善。 |
關鍵性物料合格供應商稽核率 | 採購管理總處 | |
產品責任/安全 | 1.持續有效執行有害物質流程管理系統,定期監測及鑑別關鍵物料、製程及產品的有害物質風險等級。 2.收集國際環保法規、訂定有害物質管理目標,並持續改善。 3.當發現有害物質異常時,即刻向管理階層呈報,依照環境限用物質規範規定的異常處理流程執行。 |
產品HSF檢測符合率 | 品質管理處 | |
發生資安事件 | 1.培養資安持續精進動能,導入ISMS管理制度 2.精進應對災害發生之快速復原能力 3.確保軟體合法合規性使用 4.提升員工資安防護意識 |
1.預計2025年底取得ISO27001認證 2.每年實施災害復原演練1次 3.持續使用資產盤點工具盤查合規軟體,自動產出報告 4.公告資安新知與實施員工資安教育訓練 |
資訊管理處 |
總體產業來說,縱使市場需求放緩,LED產業趨勢仍持續迅速的轉變中,尤其技術和市場的發展趨勢,以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
在Mini LED發展上,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Mini LED市場在過去幾年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穩定增長。
LED 背光市場在未來仍有望保持增長的趨勢。隨著消費者對於高質量、高效率和環保的需求不斷增加,LED 背光技術將繼續有廣泛的應用。
隨著消費者對於高質量、高效率和環保的需求不斷增加,Micro LED 的需求也將增加。
此外,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感測LED生產和應用將得到廣泛推廣。因此,感測市場在未來預計將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
LED做為照明技術之一,近年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以及汽車新四化趨勢的背景下,在車燈市場的滲透率不斷攀升,已成為車燈主流應用技術之一。隨著上半年汽車市場逐漸復甦,LED車用照明需求也逆勢而上,為LED產業鏈企業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中帶來新的業績成長動能,成為LED領域成長最為迅速的新興應用之一。
針對以上,AOT在技術及研發上持續投入:
- 最近年度及截至113年度第一季投入之研發費用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項目 |
112年度(合併) | 113年度第一季(合併) |
研發費用 | 127,531 | 42,989 |
營業收入淨額 | 1,972,624 | 508,787 |
占營收淨額比例(%) | 6.47 | 8.45 |
2. 開發成功之技術或產品
年度 | 產品及技術名稱項目 |
113年4月 | 1.VR顯示模組及Local Dimming驗算法開發成功
2.客製化AR眼鏡高光效投影光源模組開發成功 3.客製化AR眼鏡超小型投影光源模組開發成功 4. Mini LED模組及Local Dimming演算法開發成功 5.BG雙晶高演色Mini LED模組,驅動電路及Local Dimming演算法開發成功 |
3. 取得智財清單與成果
截至民國113年9月30日止公司於全球專利獲准總數為1,280件,其中台灣專利共計560件;大陸專利共計346件;美國專利共計315件;其它國家共計59件。由於民國105年、108~109年及112年皆有進行專利總盤點,有轉賣、淘汰掉部份專利及屆滿的專利;後續每年也針對當年度要繳費的專利進行審閱評估是否續維護,故目前尚在維護之全球專利總數為273件,其中台灣專利共計102件;大陸專利共計58件;美國專利共計109件;其它國家共計4件。
自動化與模組化
展望未來,AOT將以自動化與模組化之營運策略作為公司前進的方向。
自動化:因應中美貿易情勢,推動自動化流程並提昇智能力(AI),藉以降低成本及提高企業競爭力。
模組化:以AOT生產之元件, 結合榮諭技術作模組化生產,藉以縮短客戶開發時間。